mg等于多少g
mg等于多少g
你的位置:mg等于多少g > 新闻动态 > 假如当年法国接手了荷兰,今天的“海上马车夫”可能就是法国人了

假如当年法国接手了荷兰,今天的“海上马车夫”可能就是法国人了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4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14

西班牙和法国一个在欧洲西南角,一个在西北角,如果西班牙当年用荷兰换北非,会怎样改变欧洲版图。

先说说西班牙的“飞地困扰”。西班牙占据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,面积50.6万平方公里,在欧洲算大国之一。

可问题是,它在北非摩洛哥还有几个“飞地”——休达、梅利利亚这些港口城市,就像隔着直布罗陀海峡的小岛屿,守着守着就成了烧钱的地方戏。说白了,这些飞地虽好,却让西班牙花了大把心力。

更有意思的是,历史上西班牙控制过更北边的荷兰。这事儿得从1496年说起,那年尼德兰的费利佩一世娶了西班牙公主胡安娜,本来是一桩政治联姻,结果给西班牙挖了个坑。

展开剩余76%

1516年,他们的儿子查理继承王位,摇身一变成了“斜杠青年”:既是西班牙国王,又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,还管着尼德兰,连意大利都沾边。

听起来牛?但问题来了:西班牙在西南角,荷兰在西北角,中间隔着整个法国。1568年,荷兰人受不了,直接反抗西班牙,打了整整80年!英国、法国暗中支持,算是让西班牙和荷兰互相消耗。

1588年,西班牙派130艘战舰远征英国,惨败归来,只剩43艘破船。1648年,西班牙累到认怂,正式承认荷兰独立。

这一百多年,西班牙为管理这块“飞地”,国力消耗严重。如果当初把精力放在北非,情况可能完全不同。

再说法国的北非梦。法国本土面积55万平方公里,欧洲最大六边形国家。鼎盛时期,法国殖民地遍布全球,北非的摩洛哥、阿尔及利亚、突尼斯都在其控制之下。但北非离法国太远,要跨伊比利亚半岛,再横渡直布罗陀海峡,成本高、效率低。结果呢?

这些殖民地最终独立,法国北非梦彻底破碎。

那如果历史重来:西班牙用荷兰换北非,会怎样?好处很明显——

对西班牙: 不用横跨法国管理遥远的荷兰,省下巨额军费 专心经营北非,可能形成“地中海帝国”格局 控制整个摩洛哥地中海沿岸,战略地位大幅提升 避免80年战争的巨大消耗 对法国: 本土连成一片,不再有“断层” 获得富裕的低地国家,经济实力大增 避免跨越伊比利亚半岛去管理遥远北非

从地理角度看,这种交换确实更合理。欧洲有条明显的南北分界线:比利牛斯山—阿尔卑斯山—喀尔巴阡山。南边西班牙、意大利、希腊文化偏地中海,北边荷兰、比利时、德国则另一套体系。

历史上罗马帝国疆域最大的时期,也只是控制地中海沿岸,南北分界很明显。换句话说,西班牙控制北非西部沿岸,比管理遥远荷兰更顺地理逻辑。

有趣的是,荷兰独立后意外崛起,成为海上霸主。鼎盛时期,殖民地遍布全球:北美的纽约最初叫“新阿姆斯特丹”,印度尼西亚、斯里兰卡、南非都在它版图里。小国大帝国的典型代表啊!

如果当年荷兰归法国,这些殖民地可能都成了法国囊中之物,那法国实力会更强,历史格局可能大不同。

当然,历史假设只是思维游戏,现实中有太多变数。西班牙专心北非能否抵御奥斯曼?法国控制荷兰会不会出现文化冲突?没人能确切预测。

今天,西班牙依然控制休达、梅利利亚,法国虽然失去北非殖民地,但在荷兰、比利时影响力仍在。

发布于:河南省